试管婴儿囊胚等级划分,什么样的胚胎更适合移植?

囊胚分级主要依据扩张程度内细胞团(ICM)和滋养外胚层(TE)三个维度,采用Gardner评分系统(2000年提出),具体标准如下:

一、囊胚发育阶段(1-6级)

  1. 早期囊胚(1-2级)

    • 1级:囊腔<胚胎体积1/2

    • 2级:囊腔>胚胎体积1/2
      临床价值:发育潜力较低,通常优先选择≥3级囊胚移植

  2. 扩张囊胚(3-6级)

    • 3级:完全扩张,囊腔充满胚胎

    • 4级:扩张状态,透明带变薄

    • 5级:正在孵出的囊胚

    • 6级:已孵出的囊胚
      关键差异:4-6级囊胚着床率比1-3级高20-30%

二、内细胞团(ICM)评分

  • A级:细胞数量多,排列紧密(移植首选)

  • B级:细胞数量较少,松散

  • C级:极少量细胞(临床淘汰标准)
    数据支持:ICM-A级囊胚妊娠率可达65%,C级仅15%

三、滋养外胚层(TE)评分

  • A级:上皮细胞层由较多细胞组成,结构致密

  • B级:细胞数量较少,结构松散

  • C级:细胞稀疏(易导致胎盘功能不全)
    研究显示:TE-A级囊胚流产率比C级低50%

四、典型等级示例

  1. 4AA囊胚:完全扩张+优质ICM+致密TE(黄金级)

  2. 5BB囊胚:正在孵出+中等ICM+中等TE(常用移植级)

  3. 3CC囊胚:早期扩张+低质量ICM+稀疏TE(通常冷冻废弃)

临床决策要点

  1. 优先移植4AA/4AB/5AA级囊胚(着床率>60%)

  2. 3CC以下囊胚建议放弃(妊娠率<10%)

  3. 冷冻保存标准:≥3BB级囊胚可冷冻,解冻存活率约85%

注:实际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、胚胎数量等综合评估,高龄患者可适当降低评级标准。